Monthly Archives: March 2010

总理公署:政府已提高成为新移民门槛

总理公署:政府已提高成为新移民门槛 (2010-03-05)   政府注意到一些国人很关注近年吸收大量外国工人和新移民的政策对我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自去年最后一个季度起已提高外国人申请成为我国永久居民或公民的评估标准,以更好地调整及控制新移民的素质和人数。   不过,主管人口政策的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昨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总理公署的开支预算时指出,如果新加坡要跟全球竞争,就必须制造环境去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和中级人员在这里工作,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他说:“全球企业抢夺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要是我们给外人产生错误印象,认为我国排挤外来人才,这将对新加坡大为不利。”   黄根成强调尽管政府留意到国人因外国人涌入而产生的情绪,并且已谨慎地改进政策,但是国人也应该客观和理性地看待外来工人和移民问题。因为素质良好的外来工人和移民对新加坡经济的持续增长仍然很重要,而且有助于我们解决严重的长期人口问题。 黄根成希望国人客观和理性地看待外来工人和移民问题。因为素质良好的外来工人和移民对新加坡经济的持续增长仍然很重要,而且有助于我们解决严重的长期人口下降问题。(谢智扬摄)   他呼吁人们区分暂时在本地工作的外来工人和将在本地扎根,成为永久居民或公民的外国人。   据他透露,前年共有7万9200人申请永久居留和2万零500人申请新加坡公民权获得批准,不过随着政府收紧了政策,去年成为永久居民和公民的人数,已分别减少至5万9500人和1万9900人。   黄根成表示政府接下来将进一步减少批准外国人成为永久居民,同时确保成为公民的新移民不但能对新加坡经济做出贡献,也能积极融入社会。   然而,他并不赞同对每年所批准的永久居民人数设限,而是认为这应该视申请者的素质和所出现的情况而定。同样的,政府在批准公民权申请时,也会依循这个原则。   同过去五年所批准的永久居民人数相比,新增的新公民人数相对稳定。据他估计,我国接下来每年可接受约两万名外国人成为公民。   他表示政府已意识到国人对周遭的外国人和新移民快速增加而感到焦虑,不少人因担心外国人涌入导致生活空间被压缩,而外来人才的出现也加剧了职场上的竞争。   不过,由于新加坡公民生育率一再创新低,政府还是有必要通过引进外来人才来满足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需要,并且绝对不能规定一些工作机会必须保留给新加坡人。 流动人口125万   截至去年6月,我国近500万人口当中,有约125万人是为了在本地打工而暂住的流动人口。虽然当中以持有工作准证的外来劳工居多,但也有不少是持有就业准证、跟本地白领直接竞争的海外专业人员。   议员英兰妮(丹戎巴葛集选区)就指出,由于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好处不是雨露均沾,不少仍活在经济衰退阴影下的新加坡人,对外国人的存在倍感威胁,认为他们不单是来抢饭碗,也将组屋价格推高到一般国人无法负担得起的水平。   她巧妙地将这个新加坡公民与新移民之间的矛盾,比喻成亲生孩子认为父母比较疼爱养子的一种不平衡心理。她指出,政府有必要消除国人认为新移民分薄了国民利益的印象。   黄根成针对外来人才在职场上与本地人竞争的问题做出回应时,强调如果我国要在国际上竞争,就不能把他们拒于门外。这是因为这些外来人才不来我国帮助我们跟其他国家竞争,将到其他国家去跟我们竞争。   “接下来的全球竞争将不断加剧,我们必须吸引有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来壮大我们的劳动队伍。”   他以跨国银行巴克莱(Barclays)为例,说明我国对外来人才敞开门户的政策如何帮助它引进扩展业务所需的人才。这家银行因没受到太大的人手调派限制,才能顺利扩充,并在过去五年为新加坡人制造了近1000个全新就业机会。   不过,他也坦承政府近年来所批准的永久居留申请确实比2005年之前来得多,然而这主要是因为政府要争取在这段经济增长强劲时期,大力吸引和留住外来人才在本地落地生根。   针对议员姚智(麦波申区)和陈振泉(丹戎巴葛集选区)所提到的关于政府将如何帮助促进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的问题,黄根成强调政府接下来在控制新移民人数和素质的同时,也会透过刚在去年成立的国民融合理事会(National Integration Council)进一步帮助永久居民和新公民更顺利地融入本地社会。他不忘提醒国人,要达到这个目的,也需要他们和新移民全力配合。   他向国人保证政府在引进高素质新移民的同时,仍会坚守以新加坡人为重的一贯原则。政府为此已在最近陆续调整政策,以更明显地区分公民和永久居民在教育和医疗领域所能享有的津贴。   不过,他也强调我国必须继续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以保持竞争力,并维护社会和谐凝聚。 《联合早报》(编辑:苏亚华)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建屋局即日起推行组屋区永久居民配额

建屋局即日起推行组屋区永久居民配额 陈天明 蔡添成 陈锦柏 蔡永伟 杨荣发 吴淑贤 李静仪 林诗慧 (2010-03-06) 早报导读 中国商务部长:自贸区必定双赢 亚细安(东盟)与中国合作成立自贸区,部分人士发出反对声音,部长则为本项合作鼓气。 [两会专辑]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或达万亿周小川:中国退出“应对危机政策”时机须谨慎苹果电脑创始人:丰田车安全问题出在电子软件   建屋发展局将在组屋区推行永久居民配额(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 Quota),避免许多永久居民同居一处,难以融入本地社会。   从即日起,购买组屋的永久居民须符合这个配额,确保住在同个邻里及同座组屋的永久居民不超过5%及8%。来自马来西亚的永久居民不受此限制,因为他们与我国公民在历史及文化上相似。   我国有162个组屋邻里,其中13个已超过5%永久居民配额,最高比例更达6.5%。这些邻里遍布我国的西北区,包括裕廊、蔡厝港、武吉巴督、三巴旺、盛港、金文泰、淡滨尼和兀兰等。   也就是说,如果永久居民要在这些邻里购买组屋,就必须向同为永久居民的屋主购屋,而不能向新加坡公民购买,以避免住在同区的永久居民不断增加。   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昨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该部门预算时宣布这个重要措施。他说,永久居民长期居住在新加坡,因此让他们融入本地社会至关重要。   他指出,永久居民同居一处的情况目前还不成问题,不过还是须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当问题形成时便为时已晚。   我国目前有50多万名永久居民,占居民人口的14%。组屋屋主当中,约5%是永久居民,其中2.8%来自马来西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这不是我国第一次为组屋区定下配额比例。我国自1989年颁布居民种族比例政策(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确保组屋区里有不同族群的国人共住,而这个政策已成为我国促进种族融合的基石。   设立永久居民配额则是我国公共住屋政策的另一里程碑,显示组屋居民已变得更多元化,因此须确保组屋区继续作为新移民和土生土长国民的融合平台。   永久居民推高组屋溢价?   另一方面,组屋转售价格高居不下,不少人把矛头指向永久居民,指他们愿意支付更高溢价,以致组屋价格被推高。   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以具体数据推翻这样的言论。去年,本地共有3万7205个组屋单位转手,其中有58个单位的溢价超过7万元。在这些支付高额溢价(cash-over-valuation,简称COV)的买主当中,只有8人或14%是永久居民,其余的50人或86%是新加坡公民。   过去两个季度,永久居民支付的转售组屋溢价中位数(Median COV),也和整体溢价中位数不相上下。马宝山说:“这显示永久居民不比新加坡人有更充裕的现金。”   除了永久居民外,购买组屋的私人住宅屋主也被指推高组屋转售价格。   哈里古玛(碧山—大巴窑集选区)昨天参与国家发展部开支预算辩论时建议,私宅屋主应被禁止购买组屋,这包括从组屋转售市场购买。他认为,有能力购买私宅的人不应该占用组屋。   “为何一个人可以住在组屋里头,再用名下的私宅赚取租金收入?反之亦然。”   马宝山并不支持这样的建议。他认为,凡事应从长计议,不应该有过度反应,否则往后得扭转所作出的决定。在他看来,要是私宅屋主不能购买组屋,那么组屋屋主是否就不能买私宅?答案是否定的。   马宝山说,私宅屋主大致上为组屋支付更高的溢价,不过人数并不算多,因此不至于推高组屋价格。   “没有证据显示,特定买主如永久居民及私宅的屋主等,推高了组屋价格。”   对于不少议员指组屋溢价过高,马宝山说,溢价有起有落,往后必然有下调空间。要是买主觉得卖主提出的溢价过高,便无须买下房子,因为组屋转售交易是买卖双方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完成。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